20190710 思覺失調症的人際問題解決技巧 會議記錄
參與者:怡靜學姊、謝昀哲
討論一:每個分類沒有想像中的獨立/互斥,例如:「抱怨」、「質疑」
結論:盡量將在該向度的題目更改的符合一些,但人際問題情境本就很難純粹,所以就盡量即可。
討論二:「暗算」此分類是否可以拿掉,因為拍攝成影片會有困難。
結論:刪除
討論三:「對方有暴力行為/言語」此分類似乎是每種衝突情境的激化,有沒有必須特別一類的必要。
結論:保留此分類,分類更名為「對方對個案有攻擊性的言語/行為」,內容收錄攻擊性行為,侮辱性的言詞等。
討論四:在做「抱怨」向度之設計時,發現其實裡面還會有子分類,例如:1.個案遇到的抱怨,問題來自個案本身 2.個案遇到的抱怨,問題非來自個案本身。以上情況是要
1.選擇其中一種產生10題 2.混和
結論:若有發現類似情況,就每種子分類的題數盡量平均即可,無須再另外分出子向度。考量點為1.太多子分類太複雜 2.問題的來源依先前的討論並非我們這個評估需要首先考慮的重點
討論五:先前討論要以「問題形式」*「解決策略形式」做為各題目大綱,但實際執行後發現很難達成,例如:「爭論」的處理情境不會是跟對方「合作」
結論:盡量即可,因為首要的分類還是以「問題形式」為主
討論六:有一些概念我認為在目前的分類中,並不完善。例如:「擔憂」、「被誤會」
結論:
「擔憂」並非很明顯的人際問題,我們希望的人際問題應該是更衝突一點的。
「被誤會」先將其當成問題的成因,而對方會以不同的行為表現出來,這些行為即是我們分類的問題形式。
故先不新增分類,先區分到目前的分類中。
20190711 思覺失調症的人際問題解決技巧會議記錄
參與者:謝老師、怡靜學姊、謝昀哲
討論一:目前分類是否完整?
結論:要先確定各分類之相關性。
分成兩階段去執行:
第一階段:確認架構是否是這8~9個分類,請專家針對分類的相關性(分類與思覺失調症的關聯)及普遍性(衝突分類在思覺失調症個案是否常見)後,在決定是否要刪減/增加新分類。 提供2個例子給專家審查。
第二階段:針對例子給建議。
討論二:「抱怨」分類
結論:抱怨分類的事件問題本身應該是來自個案,故將問題非來自個案的情境移除
另外,要考慮是否要加入該分類是否要包含「責罵」
討論三:「個案遇到攻擊性的言語/行為」以及「負向歸因」此兩個分類
結論:將這兩個分類合併。
實際內容為:個案沒有做錯事,卻被對方怪罪,怪罪的形式是平穩的/攻擊性的都可
下次完成:
1.各分類之定義
2.各分類之2題範例
3.預計給專家的問題
4.修正0711有討論到的情境內容。
4-1「強迫」-第10題
4-2「抱怨」-第8、9、10題
4-3「個案遇到攻擊性的言語/行為」的所有題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