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

8/25定期討論(社會知覺之定義整理);開學前後收案進度;8/17~8/25任務進度

 

目前二階認知收案規劃如下:

 

1.      思覺失調二階認知測驗:

1-1.            執行地點:台大(已完成)、八里(半完成)、中和(尚未執行)

1-2.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因八里總共測驗人數開滿100人,而八里本院已收案75人,故中和僅能收案25

1-3.            預計開學前(8/24~9/11):以中和收案為主

 

(8/24)

(8/25)

(8/26)

(8/27)

(8/28)

上午

 

北護說明

研究所報到

中和說明

中和收案

下午

 

 

二階認知受試者資料整理

中和收案

中和收案

 

 

(8/31)

(9/1)

(9/2)

(9/3)

(9/4)

上午

中和收案

中和收案

中和收案

中和收案

中和收案

下午

中和收案

中和收案

中和收案

中和收案

中和收案

 

 

(9/7)

(9/8)

(9/9)

(9/10)

(9/11)

上午

請假

下午

晚上

 

2.      中風二階認知測驗:

2-1.  執行地點:台大本院、台大北護分院、榮總(獨立IRB)、仁愛(獨立IRB)

2-2.  收案聯絡人:王盈蓉 職能治療師(OT組長)

2-3.  實際困難:因北護有接勞動部計畫,故目前到10月中旬之三、四、五上午無法收案。

2-4.  韓醫師表示,案量約有50~100之間(需要加其他助理進入這個計畫嗎?)

2-5.  預計將收案時間安排在下午(9/15後開始收案)

 

 

(9/14)

(9/15)

(9/16)

(9/17)

(9/18)

上午

上課

 

 

 

上課

下午

上課

北護收案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上周任務進度:

 

1.      與工程師討論 數字排序測驗,完成度約70%

2.      IRB部份:

2-1. 修正凱旋二階認知IRB

2-2. 變更AI for DD 台大IRB

3.      設計二階認知Chunk 測驗(已完成)花費約1

4.      準備二階認知北護報告內容

5.      人際問題施測紀錄問題討論

6.      整理social perception 之各家定義

 

目前待執行

 

1.      中和社區復健中心收案報告以及收案

2.      二階認知測驗電腦化討論、準備葉子記憶測驗電腦化

3.      重新設計人際問題施測流程;規劃拍攝影片

4.      重新整理social perception 之定義

 

研究能力相關:

Q1:社會知覺包含「理解」嗎?

    A:包不包含應該看定義的廣度

Q2:社會知覺會與ToMsocial knowledge 有部分混淆?

    A:重要的仍然是「定義」,欲採用的定義要不要包含;但是在實際上的確要排除掉個案再知覺不好的時候,試沒有相對應的知識。且社會知覺本建立在社會知識之上(沒有知識無法知覺),例如:看到服務生(知道他是服務生)

Q3:社會知覺包含「推論」嗎?

    A:重要的仍然是「定義」,但僅知覺本身並沒有任何的意義,必須與社會規則、角色之知覺相關等結合才能夠有社會意義

 

l   最後建議目前之整理方法以羅列為主,應該再看各家定義,並將定義異同之處羅列出來(學者定義的本文)

 

 

社會知覺

社會知覺的過程,應包含三大概念「識別」、「理解」、「推論」,但三者之間的關係並不如預期的好獨立,特別在於「理解[o1] 」一塊。

 

一、  識別識別「他人(團體)的狀態」、「他人(團體)與自身的連結」以及「環境」。但是識別的過程中會受到偏見/有缺陷的思考模式的影響(Lee,2017)[o2] 

1.      與他人特質相關

1-1.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他人外在因素

1-1-1.     社會角色(Green 2008)

1-1-2.     語言(Pinkham, 2013)

1-1-3.     副語言(Green 2008)

1-1-4.     非語言(Pinkham, 2013)  *用語言與非語言來推論出他人的角色,與其關係(Kitoko, 2020)[o3] 

1-1-5.     情緒狀態(Aquino, 2016)

1-1-6.     種族(Penner, 2013)

1-1-7.     性別(Penner, 2013)

1-2.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他人內在因素

1-2.1.      他人的目標(Bach, 2017)

1-2.2.      他人的信念(Bach, 2017)

1-2.3.      他人的態度(Bach, 2017)

1-2.4.      他人的特質(Bach, 2017) (Castro, 2018)

1-2.5.      真實性(Aquino, 2016[o4] )

1-2.6.      他人的感受(Castro, 2018)

2.      他人與自身之連結

1.          此人與自身的關係為何?(Varga,2019) (Pinkham, 2014)

2.          此人與自身的親密度/可信任程度(Varga,2019) (Savla 2012)

3.          社會地位/階層(Varga,2019) (Penner, 2013)

3.      環境

1.          社會規則(Green 2008)

2.          社會情境(Green 2008)  *注意到情境的前後(Aquino, 2016)

二、    理解理解知覺到的東西如何交互作用影響到他人的行為(Pinkham, 2013)

1. 社會/社交互動規則(Pinkham, 2013) (Kitoko, 2020)

2. 社會角色(Pinkham, 2013)

3. 社會目標(Pinkham, 2013)

4. 社交互動的約定(Kitoko, 2020)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推論

1. 推論他人(團體)的後續的行為 

2. 推論他人(團體)行為背後的原因(Trope,1986) 

3. 引導自己與他人的社會互動(Kern,2011) 

4. 預測自己的行為(Imhoff,2017)

5. 推論出目前的社交情況是unpredictable (“desperation ecologies”) or secure 或是 predictable (“hopeful ecologies”). (Kang,2015)

 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他影響社會知覺的因素:

1.          刻板印象(Kang,2015)

2.          自我調節的能力(對於群體規範/標準的看法) (Kang,2015)

3.          communion (i.e., warmth and trustworthiness) and agency (i.e., status and power) (Imhoff,2017)

 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CAT終止條件注意事項

  CAT 終止條件設定:   共會有三種考量: 分別為: 1.       MRR :某個人的信度到達 N 後,即停止施測。 2.       LRI : 某個人 增加信度小於 N 3.       MRR or LRI   首先: CAT 的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