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務進度
一、二階認知思覺失調收案
1.
目前初測剩1位、再測剩10位
2.
預計6/14可完成大部分的初測,並在6/17~6/18號中間做收尾。
3.
施測成績電子化,目前初測完成26位,再測完成19位
4.
錄音黨剪輯,目前已剪輯3位個案。
後續改為用錄音筆分段錄音。
二、思覺失調人際問題解決技巧
1.
本周無進度(因剪輯錄音花太久時間)
三、文獻閱讀:
A social path to functioning in schizophrenia: From social
self-efficacy through negative symptoms to social functional capacity
問題釐清:
1.
We base our hypothesis on the
existing literature and hypothesize that self-efficacy is best understood as a
predictor and not a mediator in the models.
針對predictor,我以為predictor是指A可以預測B。
但文中最後的discussion描述,這是一個橫斷的研究,無法解釋因果關係。所以讓我對predictor的概念有一些混淆。
老師:predictor可以分為「廣義」、「狹義」
「狹義」predictor:A預測未來某時間點的B(通常需要同一族群前後測)
「廣義」predictor:可以預測現在、過去及未來,例如:我知道一個人身高很高,在不是極端的情況下,他一定體重不輕。
與「相關」的區別是,「相關」沒有方向性。「預測」有方向性。
2.
Type II error 是因為樣本數影響的。為什麼樣本數會影響type II error
老師:通常會有type II error就是因為樣本數過小
3.
中介變項的問題。
甲丙之間的關聯是
path C,在不知道有其他因子的情況下path C 就是 total effect(給total effect 一個假設數值 X)。
那如果乙是甲丙的預測因子的話
甲乙-path A、乙丙-path B
path A + path B = indirect effect
甲丙- path C = direct effect
indirect effect + direct effect = total effect
其他問題:
1.
滿常在文獻中看到類似的說法:A變量可以解釋 B變量的百分之30%
心中疑問:為什麼是解釋變量,而不是解釋現象的30%
士捷學長:
測量一個現象,分數的來源有二
1.
概念程度的差異
2.
個體差異
所以真分數 = 觀察分數 + 誤差值
那每個個體上只會有一種概念的分數,所以要找到概念程度的差異,就必須測量許多不同的個體,也就是說,分數代表的並不是個體差異,而是概念。
所以這個A變量可以解釋 B變量的百分之30%,其實只是被變量的「統計名詞」誤導。
變量跟現象其實是同一件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