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估的目的為何?
從應用領域先初分為研究與臨床。
就研究而言:
1.
評估想要觀察的是「概念量化」或「改變量化」。
另研究端的評估特性有以下兩點:
1.
以團體趨勢為主:
這使研究所使用的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特性不須到完美,因為概念上隨機測量誤差將會被平均掉。
2.
個體反應亦有意義:
就評估工具的驗證而言,在挑選工具時可以觀察其個體層級反應性,代表這個工具是否足夠敏感可以反應出個案之改變。
就臨床而言:
臨床之評估依時機主要可分為三大部分:
時機 |
理想 |
現實 |
理想現實差距之原因 |
初評 |
1.
初步了解個案之狀況,應越完整越佳。 2.
使用良好心理計量特性之工具 |
1.
鮮少完整的時間可以進行 1-1.
治療師業務繁重沒時間 1-2.
個案端期待越早開始治療越好 |
1.
臨床缺少快速又好用之工具,所以才無法好好進行評估 |
追蹤 |
1.
反應個案之進步,隨時調整治療計畫 |
1.
沒有追蹤。 |
1.
無人要求(醫院評鑑也不需要) |
結案/再評 |
1.
了解個案之狀況 2.
了解治療期間之改變量 3.
提供轉介資訊 |
1.
以觀察進行描述 |
1.
個案端自己很了解自己之狀況,無須其他數據(可能比較需要相對數據) 2.
治療師端:個案88 |